首页

https://www.eyoubo.cn/forum.php

时间:2025-05-28 00:51:52 作者:中国社科院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浏览量:69327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孙自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活动并致辞。高翔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发布的首批重大研究成果,每项都得益于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都凝结着研究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的智慧和心血,来之殊为不易。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供图

  本次发布会发布重要文物修复成果、“一带一路”中外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成果、重要研究阐释成果三大类共7项。其中,“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王冠保护修复成果”首次完整复原吐蕃时期复杂造型王冠及冕旒文物实体,见证了高原丝路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辉煌。“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唐代陶质龙首建筑构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成果”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三维激光扫描、虚拟拼接等技术,为龙文化形象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实证了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跟着走”到“领着走”的切实转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生动展示。

  此外,《从聚合到融合: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人群互动》论文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实证该地区东周时期的人群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考古出土葡萄属种子遗存初探——兼论本土葡萄属植物的栽培可能》论文成果论证植物考古发现中国本土葡萄属植物资源数千年持续利用,没有因西方欧亚种葡萄传入而被取代,二者长期共存。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可能对其管理甚至栽种。《中国早期泡碱玻璃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来自新疆早期铁器时代(1000-202BC)蜻蜓眼式玻璃珠的新证据》论文成果通过对“蜻蜓眼式”玻璃珠开展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勾勒出一条比“丝绸之路”早近四百年的交流通道,证实新疆是地中海玻璃东传的关键节点。《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合金技术和矿料来源的再思考》论文成果证实了二里头先民已掌握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具备对金属资源的控制和生产组织能力。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同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韩政府发布航天产业集群计划

马克龙被众人围拢在中间,他发表了20分钟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这些人士为修复圣母院所作的不懈努力,并表示他们应该为取得这样的成果而感到自豪。

台湾云林侦破上亿元新台币诈骗案 33人遭起诉

来自北京市的网民马**(手机尾号1432)反映,灾后房屋评估已被定为危房,地基塌陷倾斜、墙体开裂、柱子倾斜、屋顶漏水,后来住建委委托第三方实地调查却说是“局部隐患”。对此,北京市人民政府答复称,本着让受灾群众入冬前回家、温暖过冬的工作原则,北京市针对“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出台了相关受灾人员救助政策。居民因灾造成房屋受损,经专业评估机构进行房屋安全评估,确认为危房且符合救助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标准给予房屋修缮和重建补助。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组织实施中。

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开幕 发布“古建联城”名单搭建文旅合作平台

长篇历史小说《谭嗣同》分上、中、下3卷,共计62章99万字,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主要聚焦谭嗣同25岁至33岁之间的人生故事。从1890年谭嗣同回浏阳安葬仲兄谭嗣襄起笔,至1898年6月他得到徐致靖保举,进京觐见光绪皇帝,飞蛾赴火般慷慨地奔赴变法前沿为止,全景展现了谭嗣同在晚清时代背景下成长为维新变法志士,并不惜为变法而慷慨献身的生命历程。

奋斗是劳动者不变的底色 建设者铆足干劲 节日坚守重大项目建设一线

富硒产品和硒补充剂的卖点并非“满足人体需求”,而是“多吃防癌”。因为硒与DNA修复、细胞凋亡、内分泌、免疫系统以及抗氧化等与癌症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关,所以推测“补硒防癌”也算合理。

【东西问】单霁翔:北京何以“刷新”世界遗产数最多城市纪录?

在朱德庸眼中,现代生活就像开车行驶在路上。“步行时,你用双腿丈量路途,可以细致感受到周围的事物,并及时应对突发情况。而当你骑自行车时,细微的事物开始模糊,你的注意力转向更大的目标,反应速度也下降。至于开车,那就更快了,你几乎无法注意到周围的事物,甚至连踩刹车的时间都没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